|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首页|期刊导航|表面技术|基于界面相互作用的黏附接触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基于界面相互作用的黏附接触数学模型研究进展OA北大核心CSTPCD

中文摘要

黏附接触现象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若要分析物体间的黏附接触行为,则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是有效的方法之一。现有文献中的数学模型种类繁多,对于不同受力情况下的黏附现象所适用的理论也不尽相同。针对常见的黏附现象,按照其不同的受力形式分为弹性体接触、粗糙表面黏附及基材表面剥离等几大类,分别对以上几类接触行为采用的理论模型及其应用进行了归纳分析整理。综合叙述了基于计算机模拟技术的现代仿真模型的基本原理、应用和发展,重点介绍了适用于一般物体之间黏附行为分析的通用模型,以期为黏附接触领域的研究和建模提供指导和参考。对于弹性体接触的情况,重点介绍了经典力学接触理论的基本公式和适用类型,包括Hertz接触理论、JKR模型和DMT模型等,并依据Tabor数讨论了JKR模型与DMT模型的差异。对于粗糙表面的黏附接触,重点介绍了Greenwood和Williamson(GW模型)所提出的多凸起模型的基本理论和局限性。对于材料的表面剥离情况,重点介绍了剥离力学中应用最广泛的Kendall剥离模型的基本理论。对于现代仿真技术手段,重点介绍了分子动力学模型(MD模型)和有限元模型(FEM)的基本思想和优缺点。之后分别对以上各类模型的拓展完善、应用领域及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对黏附接触领域数学模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万小东;孙其勋;刘健犇;王珊;吴仲岿;

电网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47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

力学

黏附弹性体接触剥离粗糙表面数学模型

《表面技术》 2024 (001)

P.33-47,77 / 16

电网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GYW51202201426)。

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24.01.00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