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动力电池不同冷却方式的模拟及实验研究OA北大核心CSTPCD
本文基于维持动力电池合适工作温度区间的目标和保证电池在各个应用场景下安全高效运行的考量,针对某款标准箱动力电池包设计了冷板和浸没式的冷却系统,进行了结构优化,并对比研究了二者的冷却性能。结果表明:经过结构优化后,采用冷板冷却的电池包,出口压降为30 Pa,电池表面最高温度为31.65℃,电池表面最大温差为6.51℃;采用浸没式冷却的电池包,电池周围采用2 mm绝缘浸没工质包裹,一个标准箱工质充注量为10.93 L,出口压降为22 Pa,电池表面最…查看全部>>
瞿晓华;郭照亮;柳奔;张晨思;李万勇;陈江平;施骏业
富奥智研(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1100江苏中关村节能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州213300江苏中关村节能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州213300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上海200240江苏中关村节能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州213300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上海200240 江苏中关村节能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州213300
动力电池冷却板浸没冷却绝缘工质温度均匀性
《制冷学报》 2024 (1)
P.101-109,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536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A0711500)资助项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