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流体可动性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及展望OA北大核心CSTPCD
储层微观孔喉内流体可动性研究对于储层的精确评价和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是油气藏提高采收率的必要条件。依据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将孔喉流体可动性的研究方法分为矿物成分、孔隙结构及流体动用3个维度。核磁共振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可动流体饱和度、可动流体孔隙度和束缚水饱和度等常用的可动流体参数,进而有效地对各类油气储层进行流体评价和产能预测。目前,国内外各大油田均采用核磁共振与其他实验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储层内流体的动用规律,并在致密砂砾岩、碳酸盐…查看全部>>
谭锋奇;马春苗;黎宪坤;静禹钱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海淀100049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海淀100049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海淀100049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海淀100049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海淀100049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海淀100049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海淀100049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海淀100049
石油、天然气工程
流体可动性研究方法影响因素致密储层核磁共振技术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1)
P.1-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190214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E1E4040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