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的胃微生态特征分析OACSTPCD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菌群特征及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将24例H.pylori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n=18)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n=6)。测定2组的胃黏膜菌群特征,并进行Alpha和Beta多样性分析及物种相关性分析。结果2组胃菌群均主要包括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梭杆菌门。2组胃菌群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NOSIM分析,P=0.046)。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的梭杆菌属(P=0.023)、纤毛菌属(P=0.047)、普雷沃菌属(P=0.016)、月形单胞菌属(P=0.042)和密螺旋体属(P=0.006)显著富集,H.pylori呈下降趋势(P=0.218)。胃黏膜菌群的部分菌属与H.pylori呈负相关性,且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黏膜菌群中与H.pylori负相关的菌属种类明显减少。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黏膜中梭杆菌属、纤毛菌属、普雷沃菌属、月形单胞菌属和密螺旋体属显著富集,与慢性胃炎进展相关。
牛占岳;石岩岩;李司柱;薛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北京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北京100191
临床医学
幽门螺杆菌胃菌群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差异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001)
P.56-61 / 6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资助课题(LM202378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重点项目(BYSY2017026,BYSYZD202103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