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岩湿沉降中的营养盐特征、来源及生态效应研究OA北大核心CSTPCD
本研究基于2020年3月—2021年2月黄海千里岩岛雨水中营养盐(NH_(4)^(+)、NO_(3)^(-)、NO_(2)^(-)、PO_(4)^(3-)、SiO_(3)^(2-)、DON、DOP)浓度,利用后向轨迹聚类分析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解析气团主要传输路径和营养盐潜在源区,并讨论湿沉降对黄海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NH_(4)^(+)、NO_(3)^(-)和DON是雨水营养盐的主要组成,平均浓度分别为(48.2±118.8)、(30.8±97.2)和(22.1±147.7)μmol/L。NO_(2)^(-)、PO_(4)^(3-)、DOP和SiO_(3)^(2-)的浓度较低,平均仅为(0.24±0.40)、(0.87±5.5)、(0.12±0.17)和(0.13±0.23)μmol/L。影响雨水的气团来自南方陆海混合源(41%)、北方陆源(41%)、东南海源(10%)和西北陆源(8%),陆源气团影响的雨水中营养盐浓度普遍高于混合源和海源。不同营养盐组分潜在源区的分布特征不同。NH_(4)^(+)、NO_(3)^(-)和PO_(4)^(3-)的潜在源区集中在山东,DON的潜在源区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和俄罗斯的贝加尔湖附近,DOP的潜在源区在长江入海口附近的上海和浙江沿岸地区,SiO_(3)^(2-)的潜在源区分别位于山东河北交界处、安徽江苏交界处、安徽江西交界处和黄海部分海域。总体而言,对营养盐高贡献的潜在源区位于周边陆地地区,海源较少。黄海大气TDN的全年湿沉降通量为103.0 mmol·m^(-2)·a^(-1),对新生产力的贡献可达29.9%。
杨思奇;王玲燕;刘素美;
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 崂山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237
环境科学
营养盐湿沉降潜在源区生态效应千里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003)
P.76-87 /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6040);山东省“泰山学者”工程专项项目资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