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充电导体模型的水力压裂电磁响应特征分析OA北大核心CSTPCD
随着中国非常规、超低渗油气资源的大力开发,压裂监测技术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电磁法在地球物理探测方面具有成本低、时效性强、探测深度大等优点,但面对大深度压裂环境,电磁压裂监测技术的可行性亟须论证。基于充电导体和电偶极源扩散电磁场理论,首先构建了不同深度和不同长度下的裂缝压裂模型,分析了各模型的地面总场及异常场的电磁响应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井地电磁法进行压裂监测时,观测总场对裂缝长度增加引起的电磁响应不敏感,异常场存在低值带;深度为4000 m时,电磁异常小于1%,深度越大异常场衰减越严重,且相邻测点间异常场的绝对值与深度呈负相关,电磁法压裂监测技术难以兼顾探测精度与探测深度。然后,通过建立压裂监测物理模型,分析实测数据电磁异常曲线特征,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最后,结合前人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种井中激发—地面接收的测网式电磁法压裂监测观测系统,对测区范围与测点间距进行合理约束,系统具有野外施工简捷、监测深度大等优势,为电磁法压裂监测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李帝铨;李富;张乔勋;黄亚;别勇杰;胡艳芳;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 有色资源与地质灾害探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湖南继善高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208
地质学
充电导体电磁监测探测深度低值带水力压裂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4 (001)
P.151-159 /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方海相页岩气电磁法识别与预测方法研究”(41874081)资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