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冬油菜品种产量构成及育种策略分析OA北大核心CSTPCD
为提高长江流域油菜育种效率,根据2018-2020国家冬油菜品种试验结果,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流域油菜农艺性状、产量的构成差异,以探讨我国长江流域油菜育种策略。结果发现,长江上游组中密度、株高、每角粒数、苗期长势以及抗倒性与油菜产量显著正相关,病情指数与产量显著负相关,单株有效角果数对产量直接通径系数最大,为0.665;长江中游组株高、每角粒数、千粒重、抗倒性和苗期长势与油菜产量显著正相关,病情指数和全生育期与产量显著负相关,单株有效角果数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为0.529;长江下游地区产量与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生育期和苗期长势显著正相关;密度、病情指数与产量负相关,对长江下游地区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千粒重,直接通径系数为0.694。综合考虑,在育种策略上应加强群体选择;其中,长江上游和中游地区在常规选择基础上,要加强角粒数和抗倒性选择;长江下游地区应该在保障单株有效角果数前提下注重籽粒千粒重选择。
黄郢;赵培森;谢伶俐;徐劲松;程勇;张学昆;许本波;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荆州434025长江大学农学院/长江大学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荆州434025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2
农业科学
甘蓝型油菜产量构成育种策略相关分析通径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4 (001)
P.13-18 / 6
农业农村部项目(15214011);湖北省农业厅项目(鄂农油[2021]9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