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藏研究|正统之辩:藏传佛教后弘期戒律传承问题的争论

正统之辩:藏传佛教后弘期戒律传承问题的争论OA北大核心CHSSCDCSSCI

中文摘要

佛教认为戒律是佛教存续的重要基础,梳理藏传佛教不同戒律传承的形成和发展,分析后弘期藏传佛教高僧对律部经典阐释而起的律统之争及其戒律实践,可以厘清高僧对律部经典的创造性实践和藏传佛教戒律本土化的演进过程。藏传佛教发展史上分别形成了三大戒律传承体系,在后期发展过程中,班钦传承与喇钦传承者们以受戒程序和授戒资格为焦点,围绕戒律传承的正统性问题展开了持久的争辩,对之后藏传佛教诸宗高僧的戒律受持与宗教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将后弘期藏传佛教律统之争的过程与意义置于藏传佛教史的脉络谱系中,理解更为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逻辑,同时更容易厘清僧侣受戒程序、授戒资格的规范化问题,从而深化藏传佛教本土化演进中出现的两大律统实践方式相糅合的“适应性策略”之认识。

楞本先;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民族与宗教研究所,西宁810007

藏传佛教教义阐释戒律传承喀且班钦

《西藏研究》 2024 (001)

P.76-83,157,158 / 1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