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吸纳控制权:乡村产业振兴项目激励失灵的理论解释——以A省F县为例OA北大核心CHSSCDCSSCI
在乡村振兴中,产业项目因其带来的巨大财政资源和增量绩效,理应有效激发基层政府的能动性。然而,一些地区却出现产业项目对基层政府的激励失灵现象。在“问责吸纳控制权”的分析视野中,问责压力的强化改变了纵向政府间的控制权配置模式,凸显基层行动者的权责失衡样态,这是诱致产业项目激励失灵的深层机制。具体而言,问责总领与检查验收权的向上集中使得基层政府追求控制权的空间不断被压缩,督查问责与正向激励的不均衡加剧了控制权内部冲突,消解了基层干部发展产业项目的主体性,进一步催生出目标设定权的价值偏离,诱发避责共同体的形成及项目制基层实践扭曲。对此,需要在总体上重构控制权,通过强化县域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健全权责对等机制、培育乡村内生参与力量破解项目化运作的基层激励失灵困境。
张紧跟;张旋;
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275
经济学
问责控制权项目制乡村振兴产业振兴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24 (002)
P.35-46 / 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后的引领机制优化研究”(23BZZ06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