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秸秆还田措施对土壤供磷能力的影响OACSTPCD
研究潮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长期不同秸秆还田措施对土壤磷素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该地区土壤供磷能力提供理论依据。依托山东禹城长期定位试验(始于2007年),研究了秸秆不还田(CK)、小麦秸秆单季还田(W)、玉米秸秆单季还田(M)和小麦玉米秸秆双季还田(D)4个处理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和土壤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与CK相比,3种秸秆还田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W、M和D处理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47.5%、15.4%和12.2…查看全部>>
丁井魁;徐博;叶新新;孙瑞波;熊启中;温延臣;张朝春;赵秉强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省绿色磷肥智能制造与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农田生态保育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江淮耕地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省绿色磷肥智能制造与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农田生态保育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江淮耕地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省绿色磷肥智能制造与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农田生态保育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江淮耕地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省绿色磷肥智能制造与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农田生态保育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江淮耕地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省绿色磷肥智能制造与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农田生态保育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江淮耕地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6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省绿色磷肥智能制造与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农田生态保育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江淮耕地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6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农业科学
秸秆还田石灰性潮土磷吸附解吸交换性钙土壤供磷能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4 (1)
P.110-116,7
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22AH050886)巢湖流域基于秸秆还田水稻小麦磷肥匹配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202103a06020012)共同资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