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土保持学报|氮磷添加对常绿阔叶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其与磷组分相关的影响

氮磷添加对常绿阔叶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其与磷组分相关的影响OA北大核心CSTPCD

中文摘要

[目的]为探究磷输入如何调节大气氮沉降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碳与磷关系的影响。[方法]在常绿阔叶林土壤建立长达6年(2015-2021年)的养分添加长期监测试验平台,包括4个处理:对照[P0+N0,P0 kg/(hm^(2)·a)+N0 kg/(hm^(2)·a)]、氮添加[P0+N100,P0 kg/(hm^(2)·a)+N100 kg/(hm^(2)·a)]、磷输入[P50+N0,P50 kg/(hm^(2)·a)+N0 kg/(hm^(2)·a)]以及氮磷同时输入[P50+N100,P50 kg/(hm^(2)·a)+N100 kg/(hm^(2)·a)],各处理设3次重复,共计12个样地。于2021年8月采集样地0-1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基础理化性质、土壤粒径分布规律、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磷组分及有机碳(SOC)含量。[结果](1)P0处理下,氮添加显著增加大团聚体占比,减少黏粒和粉粒含量,提高各团聚体粒径中SOC含量;氮添加分别显著降低和增加团聚体黏粒、粉粒中易分解态磷组分(LP)和难分解态磷组分(RP)含量。(2)P50处理下,氮添加显著提高土壤团聚体平均几何直径(GMD),对各粒径团聚体中磷组分和SOC含量均无显著影响。(3)P0处理下,土壤团聚体SOC与难分解态磷呈正相关关系;P50处理下,土壤团聚体SOC与各功能磷组分无显著相关。由此推断,P0处理下,氮添加通过提高常绿阔叶林土壤团聚体黏粒、粉粒径中难分解态磷而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固持;P50处理下,氮添加对各粒径中有机碳的影响可能受到生物因素的调节,与磷的有效性无关。[结论]氮沉降对常绿阔叶林土壤团聚体中碳磷内在关系的影响受到磷的调控,研究结果为森林土壤碳循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撑。

贺凌云;陈伏生;郑志宇;刘俏;王晟楠;王方超

江西农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实验室,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实验室,南昌330045江西省林业资源监测中心,南昌330046江西农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实验室,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实验室,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实验室,南昌330045

农业科学

磷输入氮沉降土壤团聚体磷组分土壤有机碳常绿阔叶林

《水土保持学报》 2024 (2)

P.377-386,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30070,32171759,32201533)。

10.13870/j.cnki.stbcxb.2024.02.02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