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甘肃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时空演化及其驱动机制OA北大核心CSTPCD
基于RS、GIS以及地理探测器,结合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对甘肃农牧交错带2000—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度、利用程度和地类转移进行分析,并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在不同时期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甘肃农牧交错带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要用地类型,三者占比超过95%,土地利用结构差异度均小于0.01、结构总体趋于稳定,全域土地利用动态度总体呈先增加后放缓的趋势;(2)耕地、林地和草地的转化占研究区总体变化面积的96%以上,各地类间转换活跃,LUCC较集中分布于陇中黄土丘陵区和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3)在长时序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地理探测器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甘肃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在不同时段驱动因子相异,其变化受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地理因素共同作用驱动(前者对土地利用变化解释度更强),各因子间交互作用均表现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效应,双因子交互对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度强于单因子解释度。
李文秀;燕振刚;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经济学
农牧交错带地理探测器土地利用时空演变驱动力甘肃
《干旱区研究》 2024 (004)
P.590-602 / 13
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YF5FA095);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2021A-057);甘肃省财政厅项目(GSCZZ-20160909-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6034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