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典型固沙植物的水分利用特性与吸水机制OA北大核心CSTPCDMEDLINE
了解固沙植物的吸水机制有利于合理设置植被群落结构,可为科学治沙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基于降水-土壤水-植物木质部水-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结合土壤水热和植被全年耗水特征,利用多源线性混合模型(IsoSource),分析了冬季和生长季典型沙地植物沙柳和沙蒿的水分来源差异,并探究了地下水位埋深(2和10 m)、土壤冻融和干旱对其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沙柳在土壤冻融期(1-3月)主要利用冻层下60~120 cm深度土壤水(69.1%…查看全部>>
刘秀花;周子怡;贺屹;马延东;李丙祥;郑策
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西安710054 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西安710054 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西安710054 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陕西省林业科学院,西安710082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花树下水库养护所,广东惠州516300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西安710054 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
生物学
稳定同位素植物水分利用吸水来源地下水IsoSource模型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4)
P.897-908,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2279,4237228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M720536)陕西林业科技创新团队项目(SXLK2023-0301)资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