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生态保护视角昆虫光谱趋性差异OA北大核心CHSSCDCSTPCD
照明提升城市夜间安全与活力,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但近年来夜间照明的迅速蔓延,改变了城市自然环境的光周期与光分布范围,造成光污染生态风险。其中,趋光昆虫受到的胁迫尤为显著,城市绿地昆虫种类与数量急剧下降,进而通过级联效应,引发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失衡问题。昆虫是典型的生态指示种和光敏动物,明确昆虫的光谱趋性差异,筛选出对昆虫趋光性友好的光谱,可为生态光源的研发提供依据,从而降低城市照明的生态风险。已有研究较多采用实验室内实验箱的设置方法,探究某一特定…查看全部>>
王立雄;黄博超;刘刚;于娟;郝庆丽;杨萌;陶然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天津市建筑物理环境与生态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天津市建筑物理环境与生态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天津市建筑物理环境与生态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天津市建筑物理环境与生态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济南250022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天津市建筑物理环境与生态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天津市建筑物理环境与生态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济南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济南250000
生物学
生态保护发光二极管光谱城市绿地昆虫趋光性
《生态学报》 2024 (8)
P.3348-3359,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845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22DZ1202400,22DZ120240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