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学报|增温影响中华蟾蜍蝌蚪表型可塑性的生理代价

增温影响中华蟾蜍蝌蚪表型可塑性的生理代价OA北大核心CHSSCDCSTPCD

中文摘要

为探究增温促进变态发育的生理学代价,测定了23、25、27、29℃条件下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从37期蝌蚪发育至46期幼蟾,其变态时长、身体和内脏器官大小、应激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温度升高,变态时长缩短,存活率下降,个体变小;内脏器官中,胃湿重和长度系数均在25℃组最高,27℃组最低;小肠湿重系数25℃组最高,29℃组最低,小肠长度系数无显著性差异。(2)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两者的比值的组间差…查看全部>>

张志强;彭秀娟;裴鑫怡;王萍;李文慧;高歌;李龙萱;伍亮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合肥230036

生物学

蝌蚪水温变态时长植物血凝素应激

《生态学报》 2024 (8)

P.3329-3336,8

安徽农业大学2021年度省级线下课程项目(2021xxkc039)安徽农业大学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训练项目(202210364027)。

10.20103/j.stxb.202308081698

评论

您当前未登录!去登录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