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首页|期刊导航|大气科学学报|中国东北极端持续大—暴雪事件的个例成因及可预测性

中国东北极端持续大—暴雪事件的个例成因及可预测性OA北大核心CSTPCD

中文摘要

2013年11月东北大—暴雪持续日数为1982—2020年同期最多的一年。其中,2013年11月17—20日和25日先后发生两次强降雪过程,其中第一次过程降雪持续时间较长,而第二次过程日降雪强度强。基于此,从2013年11月月际异常气候背景和两次强降雪过程的角度,开展其成因和可预测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11月北极涛动(AO)正位相异常偏强、类北太平洋涛动(NPO)负位相、巴伦支海以北的海冰月增长量(11月减9月)异常偏多和热带-南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的气候背景有利于这次东北持续性大—暴雪事件的发生。其中,2013年11月巴伦支海以北的海冰月增长量偏多,意味着季节性海冰生长量增加使得向大气中释放的潜热通量增加,气温偏高,有利于AO正位相加强并激发罗斯贝(Rossby)波列,使得阿留申低压减弱;同时11月热带-南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热带印度洋对流加强和热带西太平洋对流减弱,有利于西北太平洋-阿留申地区维持“气旋-反气旋”式环流异常,呈现类NPO负位相。这样的环流形势有利于从北太平洋向东北地区持续输送水汽。第一次强降雪过程(17—20日)发生前5 d(12—16日)到降雪过程结束(20日),北大西洋涛动(NAO)维持正位相并且强度达到冬半年最强,由此激发持续东传Rossby波,使得西北太平洋-阿留申地区为持续性的南北向“气旋-反气旋”式环流异常,有利于北太平洋水汽持续输送至东北地区。在2013年11月25日第二次强降雪过程中,乌拉尔山阻塞高压显著加强,东北低涡加深,有利于热带西太平洋更为暖湿的水汽输送至东北地区,与北太平洋输送的水汽共同导致第二次强降雪过程的日降雪强度大。最后,利用CFSv2评估2013年11月异常气候背景的可预测性,结果表明CFSv2可提前1个月预测2013年11月热带-南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但对热带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对流异常、NAO以及热带-中高纬大气遥相关预测能力较弱。在次季节尺度上,ECMWF(CMA)能提前29(12)d和13(16)d合理预测出两次过程降雪量的空间分布,这可能是由于模式能合理再现NAO和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等关键环流系统的逐日变化。因此未来还有待提升热带-中高纬大气遥相关、水汽输送以及平流层极涡的次季节-季节预测效能。

范可;杨洪卿;田宝强;王路杉;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珠海51908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44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大气科学

中国东北11月持续性大—暴雪强降雪过程季节性海冰生长量中高纬环流水汽输送次季节-季节气候可预测性

《大气科学学报》 2024 (002)

P.201-215 /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881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合作重点专项(2022YFE0106800);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创新团队建设项目(316323005)。

10.13878/j.cnki.dqkxxb.2023123100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