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创新何以成功:基于“场域—行动者”的解释框架——以A县“集体民宿”为例OA北大核心CHSSCDCSSCI
地方政府创新并非易事,成功的创新也并非均质分布在每个政府层级。已有研究表明,县域创新的数量与质量都远高于其他层级。县域创新何以成功?既有研究未能给出充分回答。从“场域—行动者”框架来看,正是作为特殊场域的县域塑造了创新行动者的创新行为模式,形成了创新成功的内在机制。西南X省A县“集体民宿”案例表明,县域通过三重机制促成了县域创新的成功:一是动力生成机制,县域特殊的结构与团体特征激活了个体的创新动力;二是合作生产机制,县域统合性体制与战略性群体特征推动着创新中的集体行动;三是效果保障机制,互嵌的整体性县域资源与扁平的创新同盟的灵活行动,保障了创新行动的创新绩效。
唐银彬;张承文;
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275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政治法律
县域创新地方政府创新县乡干部战略性群体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24 (003)
P.50-62 / 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的整合机制比较研究”(23AZZ00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