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深耕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对砂姜黑土团聚体及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OA北大核心CSTPCD
为探究耕作方式、秸秆还田和生物炭添加结合对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团聚体养分特征、养分库储量及小麦-玉米周年产量的影响,该研究采用3因素2水平试验设计,分别为耕作方式:常规旋耕(CT),深翻耕作(DT);秸秆处理:秸秆还田(S)、秸秆不还田(NS);生物炭:生物炭添加(B)、无生物炭添加(NB),共8个处理。结果表明:无生物炭添加时,旋耕秸秆还田提高了0~15 cm土层团聚体稳定性及土壤养分库储量,而深耕秸秆还田改善了>15~30 cm土层土壤…查看全部>>
何家帅;李新美;魏跃鹏;郭航兆;杨康娜;孙磊康;李孝永;贾绪存;李玉霞;李荣发;王群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郑州450046 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平463900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郑州450046 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平463900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郑州450046 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平463900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郑州450046 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平463900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郑州450046 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平463900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郑州450046 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平463900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郑州450046 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平463900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郑州450046 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平463900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郑州450046 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平463900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郑州450046 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平463900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郑州450046 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平463900
农业科学
生物炭团聚体耕作秸秆还田养分固持黑土产量
《农业工程学报》 2024 (7)
P.161-171,11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2-20)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察研究站(3060253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