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间作模式对作物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OA北大核心CSTPCD
为明确不同胡麻间作系统中作物养分吸收利用对产量贡献的差异,本研究采用田间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两种间作类型:胡麻玉米间作(FM)、胡麻大豆间作(FS), 3种带型配置[4∶2 (S1)、6∶3 (S2)和8∶4(S3)],以单作为对照,共计9组处理,比较分析了两种间作系统中不同带型配置的间作优势以及成熟期养分吸收量和利用效率对间作优势的贡献。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提高了作物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胡麻玉米间作系统显著高于胡麻大豆间作,且在8…查看全部>>
韩静;王一帆;高玉红;王瑛泽;剡斌;文明;王海娣;刘宏胜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兰州730070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兰州730070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兰州730070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兰州730070会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兰州730070
农业科学
间作带型配置养分吸收养分利用作物产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4 (6)
P.997-1008,12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22JR5RA881)甘肃省教育科技创新产业支撑计划项目(2021CYZC-38)技术创新引导计划-科技特派团专题(23CXNA0035)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4-1-16)甘肃农业大学“伏羲”杰出人才项目(Gaufx-02J05)资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