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颗粒治疗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研究OACSTPCD
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细胞炎症模型方法,研究巴蜀颗粒治疗气道炎症的作用靶点和机制.通过TCMSP和GeneCard等数据库对巴蜀颗粒中药材成分和靶点,气道炎症相关靶点进行搜集;采用富集分析对相关靶点进行生物生理过程分析,通路分析;采用pymol软件将筛选出来的潜在活性成分与核心蛋白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建立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炎症模型,用Western-blot法检测巴蜀颗粒及不同活性成分对iNOS和p65等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巴蜀颗粒治疗气道炎症的药效成分有8个,作用靶点有9个;GO富集分析得到1368个生理过程;KEGG富集得到134条相关信号通路;蛋白分子模拟对接发现槲皮素、山奈酚和木犀草素等成分与AKT1、MAPKs的结合能比较低,为优秀结合位构象.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巴蜀颗粒组对比LPS刺激组可降低iNOS蛋白的表达量,明显抑制p65蛋白磷酸化.预测出的潜在活性成分也可以不同程度降低iNOS表达量.巴蜀颗粒可能通过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等成分调控iNOS、p65等蛋白对气道炎症发挥治疗作用.
古丽再帕尔·托合尼亚孜;陈伟;王楠;马芹;
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华世丹药物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华世丹药物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医学
巴蜀颗粒气道炎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通路蛋白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004)
P.455-463 /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四五重大科技专项(2022A03017-2);新疆公共卫生关键技术研发与防疫体系建设专项(2020A03004-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