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油性敏感皮肤面部生理参数与菌群特征分析OA北大核心CSTPCD
通过自我敏感评价问卷和皮脂分泌量的测定将人群分为健康皮肤非敏感型人群和油性皮肤敏感型人群,采用无创伤性皮肤测量和扩增子测序的方法对健康皮肤人群和油性敏感皮肤人群的皮肤生理特点和菌群组成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与健康皮肤人群相比,油性敏感皮肤人群的皮肤含水量和b值显著降低(P<0.05),经皮水分流失率、皮脂、血红素和皮肤粗糙度显著升高(P<0.05),毛孔面积显著增大(P<0.05);皮肤菌群多样性分析表明Sobs指数(P<0.05)和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P<0.001),菌群多样性降低;物种组成分析表明,丙酸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丰度明显上升,红球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丰度显著下降(P<0.001);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表明,皮脂与丙酸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呈正相关,与其他菌属呈负相关性;且在皮肤生理参数和物种组成部分加入油性不敏感数据对比发现,这种皮肤也处于不健康的皮肤状态,其生理参数和皮肤菌群组成变化与油性敏感皮肤呈相同的变化趋势,但整体均好于油性敏感皮肤。通过以上结果分析得到,油性敏感皮肤的产生与皮肤菌群的变化密切相关,且丙酸杆菌属是影响皮肤菌群组成整体稳定性的重要菌属,以上研究结果将为油性敏感皮肤人群护肤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蒋虹;姜姗姗;袁春颖;杨素珍;韩婷婷;李燕;
山东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01
化学工程
油性皮肤油性敏感皮肤皮肤生理参数皮肤菌群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2024 (008)
P.966-973 / 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