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诊疗新进展OA
随着移植技术逐年发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生存期延长,长期并发症成为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眼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50%以上。根据发病时间可分为急性及慢性眼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上最常以慢性炎症及眼表组织纤维化为特点,主要表现为干眼和不同程度的角结膜炎,治疗较为棘手,可不同程度影响患者视觉质量及生活质量,严重可致盲。近年来眼移植物抗宿主病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相关研究逐渐深入,文章针对眼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诊疗新进展进行综述。总体而言,眼移植物抗宿主病早期识别仍较为困难,早期诊断策略有待进一步探索。目前治疗对眼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效果较为有限,或缺乏充足的循证医学证据,临床上缺乏针对不同严重程度及疾病活动度的分级诊疗策略,未来有待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及疾病活动监测指标,将有助于改善患者长期预后及生活质量。
廖颖琳(综述);梁凌毅(审校);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眼科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60
临床医学
眼移植物抗宿主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诊疗
《眼科学报》 2024 (006)
P.299-305 /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37102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A151501233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