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首页|期刊导航|针刺研究|电针对肥胖大鼠小肠炎性反应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电针对肥胖大鼠小肠炎性反应及肠道菌群的影响OA北大核心CSTPCDMEDLINE

中文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对肥胖大鼠小肠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表达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大鼠肥胖状态的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挑选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给予高脂饮食喂养8周建立肥胖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电针组,每组10只。造模结束后,电针组针刺“中脘”“关元”“足三里”“丰隆”,连接电针仪,频率2 Hz,强度1 mA,连续波。假电针组取电针组穴位向外旁开约5 mm处浅刺并夹持电极,不予通电。两组均每次干预10 min,每周3次,干预8周。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测量大鼠体质量,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小肠组织HMGB1、MyD88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肠组织HMGB1、MyD88的mRNA表达,16S rRNA测序技术检测大鼠新鲜粪便中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多样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血清LPS和TNF-α的含量、小肠组织HMGB1和MyD88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乳酸菌属、Muri菌属、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降低(P<0.01),柯林斯菌属、普氏菌属、高氏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及假电针组大鼠体质量、血清LPS和TNF-α的含量、小肠组织HMGB1和MyD88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P<0.05),乳酸菌属、Muri菌属、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升高(P<0.01),柯林斯菌属、普氏菌属和高氏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降低(P<0.01)。与电针组比较,假电针组大鼠血清LPS、TNF-α含量升高(P<0.01,P<0.05),乳酸菌属、Muri菌属、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降低(P<0.05,P<0.01),柯林斯菌属、普氏菌属、高氏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升高(P<0.01)。结论:电针能减轻肥胖大鼠体质量并改善外周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及菌群的相对丰度有关。

田浩然;周钰点;陆大敏;杨姝瑞;康文武;唐倩;梁凤霞;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430060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430060 湖北时珍实验室,武汉430060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武汉430060

中医学

肥胖电针肠道菌群炎性反应

《针刺研究》 2024 (009)

P.949-956 /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2274634、81774420);湖北中医药大学“十四五”优秀学科团队项目(No.中医校[2022]90号)。

10.13702/j.1000-0607.2023058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