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论的蒙古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驱动因素及其特征研究OA北大核心CSTPCD
蒙古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及中蒙边境生态屏障薄弱是2国面临的共同发展问题,但目前全国尺度下综合性、多要素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类型、特征及驱动因素等尚缺乏定量评估,影响了中蒙双方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格局的统筹推进.本文总结了蒙古国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发展现状,采用AHP-CRITIC-博弈论法计算指标要素主客观组合权重,综合评价了蒙古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2005−2021年蒙古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类型始终属于严重失调类型,生态环境发展滞后是目前发展阶段的特征.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禀赋是经济社会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主要驱动因素.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表明,水域面积和森林资源减少、水质恶化以及沙尘天气等灾害/事故响应增加与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不匹配可能是导致该特征形成且耦合协调度始终较低的原因.为推动双边绿色发展战略深化对接,中蒙2国应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交流的同时,深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力度以恢复生态环境禀赋的交流合作.
黄纤玉;郝新;陈静;欧阳威;ANARMAA Sharkhuu;SOYOL-ERDENE Tseren-Ochir;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交叉前沿研究院,广东珠海蒙古国立大学生物学院,乌兰巴托,蒙古国
环境科学
环境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博弈论蒙古国“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004)
P.499-508 / 1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3YFE0100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资助项目(5222100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