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紫外诱导可见发光成像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的铁质文物保护修复材料鉴别OA北大核心CSTPCDMEDLINE
在制订文物保护方案前,首先需先了解其保存现状和历史保护修复情况,过往修复所用的材料成分和保存状态是现状调查的重要内容。由于早期部分文物保护工作缺乏详细的档案记录,采用科学检测方法识别保护修复材料至关重要。本研究运用紫外诱导可见发光成像(UVL)与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技术,对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昭通市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5件铁质文物的历史保护修复材料进行了成分和空间分布的调查。结果显示,铁权20791和铁锛头2335使用了添加松香树脂的熟桐油作为封护材料;铁斧2334的封护材料由两层组成,下层为熟桐油,上层为虫胶;铁剑D0008使用了石蜡封护;铁剑450保护过程中应用了多种材料,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虫胶、聚苯乙烯等。研究证实UVL与Py-GC/MS结合使用是分析历史保护修复材料的有效方法,点分析和成像技术的结合为取样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确保了样本的代表性,且减少了取样数量和对文物的潜在损害。研究结果为文物档案补充了重要信息,为文物修复材料效果评估、失效保护材料去除以及后续保护方案制订提供了科学依据。
杨琴;丁莉;李朝晖;张然;魏岳;陈英;
中国国家博物馆,金属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100006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兰州730050昭通市博物馆,云南昭通657099
化学
紫外诱导可见发光成像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保护修复材料铁质文物
《色谱》 2024 (010)
P.996-1005 / 1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C152210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