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北部典型铀矿化类型与成矿模式研究OACSTPCD
目前松辽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找矿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但区内构造、铀源、古气候和水动力等关键铀成矿要素总体有利,具有良好的铀成矿潜力。文章综合分析核地质系统在2015—2022年间获取的1.5×10^(5)m钻探资料和石油、地矿系统的铀矿找矿成果,确定在四方台组、姚家组、青山口组和泉头组都存在铀矿化。根据已知铀矿化发育特征,划分出层间氧化带型、混合型、古层间氧化带型3种铀矿化类型,并构建不同层位、不同区域的铀成矿地质模型。其中四方台组发育层间氧化带型和混合型铀矿化,层间氧化带型主要发育在盆地中部,沿依安—林甸—安达—肇源—茂兴一带发育近南北向延伸的氧化带前锋线;混合型铀矿化主要发育在西部斜坡区的油气田周围。青山口组发育古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古氧化带前锋线发育在克山—拜泉—海伦一带。泉头组在盆地东部边缘发育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氧化带前锋线发育在庆安—铁力一带。
罗敏;封志兵;邢作昌;王东旭;刘晓辉;吴大坤;
核工业二四〇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2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
地质学
铀矿化成矿模式松辽盆地北部四方台组青山口组泉头组
《铀矿地质》 2024 (005)
P.881-898 / 18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项目“松辽盆地北部泰来-拜泉地区铀矿资源调查评价”(编号:202024)资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