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洪过程模拟与海绵体建设适宜性评价的城市适应性规划方法——以长汀县汀江上游流域为例OA北大核心CHSSCDCSTPCD
统筹考虑流域海绵体的空间布局及其与雨洪过程的功能耦合关系是解决城市雨洪灾害问题的重要途径。以长汀县汀江上游流域为例,分别使用SWAT和SCS模型模拟雨洪径流和淹没过程,利用InVSET模型评价海绵体建设适宜性,进而对二者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基于雨洪过程模拟和海绵体建设适宜性评价的城市适应性规划方法。结果表明:(1)构建的汀江上游流域SWAT和SCS模型可以准确识别出研究区的雨洪产流区、汇流廊道、汇流节点和淹没区域,并反映其空间分布特征;基…查看全部>>
吴军;徐建刚;尹海伟;沈舟;明昊霖;曾俊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210093
土木建筑
雨洪过程模拟海绵体建设适宜性海绵系统空间格局适应性规划方法
《生态学报》 2024 (16)
P.7051-7062,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178043,51778278,5147821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