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蓄水前后夏季小时降水变化特征OA北大核心CSTPCD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小时降水资料,结合三峡库区地形的多样性,分析了库区蓄水前(1992—2002年)和蓄水后(2003—2021年)夏季(6—8月)小时降水时空变化以及不同类型强降水事件(HRE)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蓄水后小时降水的降水量和频次减少,而强度增加;降水变化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布规律,降水量、频次、强度在库区中北部增加,且多位于长江以北地区;降水量、频次在库区西南部减少,强度在库区中南部和西北部减弱,且多位于31°N以南。蓄水前后小时降水…查看全部>>
唐永兰;徐桂荣;祁海霞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流域强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205 三峡国家气候观象台,湖北宜昌443099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流域强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205 三峡国家气候观象台,湖北宜昌443099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流域强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205 三峡国家气候观象台,湖北宜昌443099
大气科学
三峡库区蓄水小时降水强降水事件日变化地形
《气象》 2024 (9)
P.1081-1092,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5058)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2022Z02)长江流域气象开放基金项目(CJLY2022Y06)共同资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