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区小流域大豆产量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OA北大核心CSTPCD
在东北典型黑土区嫩江市鹤山农场选择典型小流域,在耕地中布设了43个样点进行测产,并判定黑土层厚度、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了小流域大豆生长和产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小流域大豆产量变幅大,平均3014.5 kg·hm^(−2),变化范围为950.4~3782.4 kg·hm^(−2);2)大豆高产区分布在地势较低和地形平坦的区域,低产区与砂粒含量分布的高值区相关;3)大豆产量主要与黑土层厚度、机械组成、土壤密度、总孔隙度、水分常数、全量养分、碱解氮等具有显著相关性;4)提取4个主成分,第1主成分主要综合反映碱解氮、全氮、土壤密度的信息,第2主成分主要是由水分常数构成的综合性指标,第3主成分综合反映坡度、全钾、砾石比的信息,第4主成分中黏粒、全磷、砂粒为主要评价指标.
谭玉萍;王志强;刘若轩;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农业科学
东北黑土小流域大豆产量空间分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004)
P.529-540 / 1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1YFD1500803,2022YFE01153000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