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一次强雹暴微物理特征双偏振雷达和雨滴谱观测分析OA北大核心CSTPCD
为了研究雹暴的微物理特征,利用双偏振雷达和雨滴谱仪探测资料,结合粒子相态分类算法,对2020年6月1日发生在泰山的一次降雹天气进行了分析,获得了雹暴云影响泰山站时附近区域雷达参量、水凝物粒子、降水粒子谱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雹暴云前缘开始影响泰山站时,反射率因子(ZH)梯度大值区紧邻泰山站,与差分反射率(ZDR)弧位置大致重合,此处主要为大滴粒子,由上空霰粒子融化形成;雨滴谱为双峰结构,对降水贡献较大的为2~3 mm粒子。当雹暴云主体影响泰山站时,…查看全部>>
夏凡;吴举秀;申高航;潘佳文
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济南25003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济南250031 长岛国家气候观象台,山东长岛265800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济南250031 山东省气象工程技术中心,济南250031山东省临沂市气象局,临沂276004厦门市气象局,厦门市海峡气象开放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12
大气科学
雹暴云双偏振雷达雨滴谱微物理特征
《气象》 2024 (9)
P.1129-1141,1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2MD072、ZR2023MD004、ZR2023MD025、ZR2021QD028)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4LASW-B03)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4J030)共同资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