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首页|期刊导航|农药学学报|氟啶胺对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菌的抑制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

氟啶胺对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菌的抑制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OA北大核心CSTPCD

中文摘要

为了明确假禾谷镰刀菌对吡啶胺类药剂氟啶胺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氟啶胺对2022年4—5月份从河南省各地市分离的86株假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毒力,建立了敏感性基线,并开展了氟啶胺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胺对假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最低抑制浓度(MIC)为20μg/mL,对86个菌株菌丝生长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_(50))为0.013~0.492μg/mL,平均EC_(50)值为0.194μg/mL;57株(占总数的66.3%)的敏感性呈近似正态分布,将其平均EC_(50)值(0.201±0.057)μg/mL作为假禾谷镰刀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基线;同一地市内菌株间敏感性差异较大,EC_(50)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在2.8~36.7之间,漯河差异最大,许昌差异最小;不同地市间菌株对氟啶胺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河南省假禾谷镰刀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差异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明显关联性;菌株对氟啶胺的敏感性与其对多菌灵和戊唑醇的敏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采用500 g/L氟啶胺悬浮剂浸种,对小麦茎基腐病防治效果较好,伊川县、新安县两地在起身期的发病率分别降低了45.46%和56.88%,乳熟期的白穗率分别降低了8.73%和13.67%。表明500 g/L氟啶胺悬浮剂浸种对起身期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效较好,两地均达51%以上。本研究为氟啶胺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罗诗瑶;韩易;郑伟;辛赫文;张继宇;张珂;侯颖;徐建强;

河南科技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植物保护学

小麦茎基腐病假禾谷镰刀菌氟啶胺菌丝生长速率法敏感性防治效果

《农药学学报》 2024 (005)

P.1011-1018 / 8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42102111113)。

10.16801/j.issn.1008-7303.2024.006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