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变化轨迹与阴道菌群变化的关联性研究OACSTPCD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抑郁(PPD)变化轨迹与阴道菌群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选取10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在产后2~3天、产后6周、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进行随访并通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测量PPD,且于产后6个月时收集产妇阴道菌群生物信息数据。分析产后6个月内产妇PPD变化轨迹及其与阴道菌群之间的关系。结果最终确定两类模型作为代表产后抑郁变化轨迹的最佳模型:第一类(n=37,36.3%)标记为递增型组,第二类(n=65,63.7%)标记为低稳定组。递增型组表现出比低稳定组更高的物种数(393.7±48.1 vs.368.2±65.8,t=4.36,P=0.013)、丰富度(Chao1:429.7±55.0 vs.403.0±72.0,t=3.87,P=0.020)和生物多样性(香农指数:5.25±0.46 vs.5.02±0.59,t=3.95,P=0.018)。与低稳定组相比,递增型组产妇的拟杆菌、粪大肠杆菌、帕拉普氏菌、副普雷沃菌显著较低(16.85%vs.22.69%,7.87%vs.10.20%,0.10%vs.0.31%,0.01%vs.0.11%,P<0.05);但未鉴定的毛螺旋菌、未鉴定的梭菌、毛螺菌、未鉴定的丹毒丝菌、柯林斯氏菌和拉克氏梭状芽胞杆菌属显著较高(6.89%vs.4.58%,1.50%vs.0.77%,1.27%vs.0.76%,1.04%vs.0.66%,0.97%vs.0.36%,0.80%vs.0.54%,P<0.05)。两组产妇阴道菌群相对丰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LDA值>4,P<0.05)。结论递增型组女性的阴道微生物群数目、丰富度和多样性较低稳定组更高,提示与PPD的发生发展相关。
薛鑫源;林丽珊;李天爽;王雅萍;
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产科,江苏南京210000
预防医学
阴道菌群产后抑郁16S rRNA基因测序轨迹模型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 (010)
P.8-13 / 6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项目(M202108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