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近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驱动因素OA北大核心CSTPCD
2019年7月和2020年12月对粤港澳大湾区近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潜在环境影响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夏季和冬季分别鉴定出浮游植物151种和146种,群落主要以硅藻为主,甲藻次之。夏季浮游植物表底层平均丰度(13.75±3.98)×10^(4)个·L^(-1)高于冬季平均丰度(3.17±0.30)×10^(4)个·L^(-1),而夏季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表底层平均值,分别为(2.36±0.23)和(0.61±0.06)低于冬季平均值,分别为(3.65…查看全部>>
张良奎;林雅君;向晨晖;黄亚东;郑传阳;宋星宇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 三亚海洋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三亚572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 三亚海洋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三亚572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 三亚海洋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三亚572000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州511458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 三亚海洋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三亚572000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州511458 中国科学院南沙海洋生态环境实验站,广州51030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 三亚海洋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三亚572000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州511458 中国科学院南沙海洋生态环境实验站,广州51030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 三亚海洋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三亚572000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州511458 中国科学院南沙海洋生态环境实验站,广州510301
海洋学
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生态科学》 2024 (4)
P.1-10,10
海南省科技计划(2021CXLH001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90853)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8FY10010005)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自主部署项目(NO.ISEE2018ZD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4529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6302,2016YFC050280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