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不透水面空间格局对热岛强度的影响OA北大核心CSTPCD
高速城市化带来的不透水面(ISA)扩张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地表热岛强度(SUHII)的重要驱动因素.辨识不透水面的空间格局对热岛强度的影响仍有待研究.本文利用卫星地表温度(LST)数据和中国31个主要城市的高分辨率不透水面数据,全面分析了不透水面的面积、聚集度、斑块密度和边界形状复杂程度,以及人口和NDVI差异对热岛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的日间热岛强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和季节变化,强度由南向北递减,而夜晚则相反.不透水面的面积、聚集度和边界形状复杂程度与热岛强度呈正相关关系,而斑块密度与热岛强度呈负相关关系.通过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选取的景观结构、人口及植被变量指标能解释夏季昼夜热岛强度变化的63.7%、57.0%,以及冬季昼夜热岛强度变化的78.6%和39.8%.且不透水面的聚集度与边界形状与白天热岛强度相关性较大,不透水面面积及其聚集程度对夜晚热岛强度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能够为优化城市景观结构和减轻热岛效应对城市安全的影响提供科学参考.
郑自琪;庞博;任汉承;陈浩铭;周斯聪;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水利科学
城市地表热岛强度中国主要城市不透水面面积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因子重要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005)
P.641-650 /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9008,5217900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