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农业碳补偿率的空间格局及其驱动因素--来自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

农业碳补偿率的空间格局及其驱动因素--来自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OA北大核心CSSCICSTPCD

中文摘要

减排是基础,增汇是保障,农业领域减排增汇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潜力所在。为探索农业碳中和的有效路径,该研究基于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测度农业碳补偿率,运用点度中心度、隶属度模型和Moran''s I分析其空间分布、空间辐射和空间集聚格局;进一步结合收敛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空间收敛特征;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识别农业碳补偿率的驱动因素及溢出效应。研究发现:①长江经济带农业碳补偿率上升趋势明显,但总碳汇仍不足以覆…查看全部>>

唐菁;张娜;易露;曾庆均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重庆400067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重庆400067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重庆400067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重庆400067

经济学

农业碳补偿率空间辐射空间集聚收敛特征驱动因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4 (9)

P.76-92,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重点帮扶县回流人口创业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批准号:23CJY049)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间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批准号:21KJD078)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韧性视角下长江经济带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生产绿色转型的作用机制和优化路径研究”(批准号:yjscxx2023-211-3)。

10.12062/cpre.20240319

评论

您当前未登录!去登录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