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值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腮腺腺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OACSTPCD
目的:探究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腮腺腺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腮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按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恶性肿瘤组(15例)和良性肿瘤组(59例),而良性肿瘤组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再分为多形性腺瘤组(35例)和腮腺腺淋巴瘤组(24例)两个亚组。比较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多形性腺瘤与腮腺腺淋巴瘤的ADC值及DCE-MRI参数中血管外间隙容积(Ve)、灌注速率常数(Kep)、转运常数(Ktrans)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值及DCE-MRI参数诊断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良性肿瘤组ADC为(1.17±0.41)×10-3mm2/s,Ve为(0.46±0.15),Kep为(1.56±0.57)min,均高于恶性肿瘤组[0.86±0.19×10-3mm2/s、0.35±0.08、0.80±0.2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1、2.733、5.004,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C、Ve及Kep是腮腺肿瘤良恶性影响因素(OR=0.045、0.001、0.004,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DC、Ve、Kep单独及3项联合诊断腮腺肿瘤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6、0.715、0.903和0.915。多形性腺瘤组和腮腺淋巴瘤组的Ktran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腮腺淋巴瘤组的ADC、Ve均低于多形性腺瘤组,Kep均高于多形性腺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68、4.897、4.805,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C、Ve及Kep均为腮腺腺淋巴瘤发病的影响因素(OR=0.042、0.000、13.452,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DC、Ve、Kep单独及联合诊断腮腺腺淋巴瘤的AUC分别为0.742、0.784、0.763和0.959。结论:磁共振ADC值及DCEMRI参数在鉴别腮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中均具有较好价值,且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陈壮军;王璐;林春材;黄文荣;符莉莉
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放射科,儋州571700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放射科,儋州571700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放射科,儋州571700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放射科,儋州571700海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海口570311
临床医学
腮腺腺淋巴瘤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诊断价值
《中国医学装备》 2024 (11)
P.45-50,6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项目(21A20031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