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和成岩作用对湖相重力流致密砂岩储层质量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7段为例OA北大核心CSTPCD
为揭示深水重力流沉积致密砂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笔者等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延长组7段(简称长7段)为例,通过岩芯描述、铸体薄片以及扫描电镜观察,结合物性数据以及分析化验资料对研究区长7段沉积、储层岩石学、孔隙类型以及成岩作用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沉积和成岩作用特征研究基础上探讨了优质储层的形成机理,据此建立了湖相深水重力流致密砂岩储层质量的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合水地区长7段储层岩性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溶蚀孔和残余粒间孔,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主要成岩作用为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重力流致密砂岩储层质量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共同影响,限制性水道中沉积的砂体由于具有强的抗压实能力、少的伊利石和碳酸盐矿物含量以及较多长石、岩屑溶蚀孔隙,储层质量最好。不同沉积环境中的砂岩在颗粒粒度、分选、沉积厚度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影响成岩作用类型与强度综合控制储层质量。研究成果可为相同类型储层的预测和评价提供参考。
霍宏亮;刘成林;李闻达;臧起彪;李国雄;卢振东;苏加佳;杨易卓
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地质学
重力流致密砂岩沉积相成岩作用储层质量长7段鄂尔多斯盆地
《地质论评》 2024 (6)
P.2411-2427,1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1YFA071900)的成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