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如何助推基层应急管理现代化?——一个“事前-事中-事后”全面深化改革的框架OA北大核心CHSSCDCSSCI
将新质生产力作为基层应急管理现代化的关键内生动力,是适应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选择。新质生产力可以从“人的现代化”“技术的现代化”“管理的现代化”与“物的现代化”立体建构相应的助推作用。在党建引领下,随着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的全面深化改革展开,新质生产力主要通过明确管理主体、促进技术赋能、优化管理方式与提升运作效率四种方式,助推基层应急管理现代化的实现。具体来说,在事前阶段,从全面排查风险来源、识别风险类型、评估风险程度与确定风险警示方面助推基层应急预警系统建构;在事中阶段,助推多元协同共治的基层应急管理共同体,形成应对风险和不利事件的整体合力;在事后阶段,通过在增强应急技能、发展交互权利、吸纳互动资源,以及健全组织结构、优化职能配置与管理人员编制等方面赋能,助推应急管理韧性的建构。
马宝成;赵怀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100091
政治法律
新质生产力应急管理脆弱性理论全面深化改革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24 (006)
P.26-36 / 11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加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研究”(22ZDA10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