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回纳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OA
目的研究造口回纳术后切口感染的现状并对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招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行造口回纳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30 d。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造口回纳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和列线图分析模型预测价值。结果310例患者中发生造口回纳术后切口感染有83例,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2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造口周围皮炎、造口术后切口感染史、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造口回纳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Logit(P)=-0.890+1.676×造口术后切口感染史+1.208×术前造口周围皮炎-0.948×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30,约登指数0.412,最佳截断值0.247,模型特异度74.9%,敏感度66.3%。Hosmer-Lemeshow检验,P=0.926。结论造口回纳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术前造口周围皮炎、造口术后切口感染史、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造口回纳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预测因子,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较好。
李思若;王飞霞;李卫珍;潘喆;应玲玲;李璐;李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
临床医学
造口回纳手术切口感染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预测模型
《护理与康复》 2024 (12)
P.7-13,7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4ZL54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