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本体安全生成机制探析--以万隆会议上中国的同情外交为例OA北大核心CHSSCDCSSCI
21世纪以来,关注“自我而非身体安全”的本体安全研究拓展了人们对于国家因应对存在性焦虑和本体不安全感所采取行为的理解,强调了主权获得有效承认对于国家确保自我本体安全的重要性。尽管如此,学界对于本体安全实现路径的讨论大多局限于恐惧主导下的安全化机制,忽视了其他情绪类型可能诱发的不同反应模式。基于此,本文在区分同情与共情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联结焦虑和同情的本体安全生成机制,即替代性认同(vicarious identity)的形成是促使处于本体不安全状态中的国家采取具有同情属性外交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替代性认同是一种将他人经历整合为自我叙事的过程,有助于消除自我与他者之间的隔阂。本文以万隆会议上中国的同情外交为例,对这一本体安全生成机制进行初步的说明。在20世纪50年代初,刚刚实现民族独立的中国正因自身主权的有效承认不足而处于较为严重的本体不安全状态之中。为此,中国希望在万隆会议上向广大亚非国家表达充分的同情关怀并由此与其建立替代性认同,从而缓解因西方国家的排斥、没有感受到苏联方面的充分信任、对国际秩序的稳定缺乏信心,以及亚非国家的猜疑所造成的主权承认缺失和由此引发的本体不安全感。
周灏堃;
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政治法律
同情本体(不)安全主权承认替代性认同万隆会议
《太平洋学报》 2024 (011)
P.18-33 / 16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变局下的全球治理与‘一带一路’关系研究”(20&ZD147)的阶段性成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