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意识形态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与优化路径OA北大核心CHSSCDCSSCICSTPCD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基石,是关乎民族存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意识形态生态结构和传播方式的变革,为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契机。数字赋能意识形态治理现代化是顺应数字化洪流的应有之义,遵循着数字技术与意识形态治理实践深度融合的技术逻辑、数字技术与意识形态治理思维内在契合的理论逻辑以及数字技术与意识形态治理需求相切合的现实逻辑。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要正视数字赋能意识形态治理现代化所面临的系列风险挑战,这包括数字技术应用所导致的数字异化风险、资本逻辑的布控使得数字技术发展迷失本义、西方发达国家依托数字霸权进一步推行数据殖民与渗透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这些无疑阻滞了意识形态治理效能的提升。为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应坚持防治并进,需驾驭数字技术,强化主流价值导向,推动数字技术向上向善;有效规制资本,摒弃资本积累逻辑,促进意识形态治理健康发展;超越数字霸权,破除数字技术垄断,织牢意识形态安全防护网。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推动数字技术提升意识形态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描绘出“化智为治”的意识形态治理新图景。
孙洲;张志丹;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030
政治法律
数字化意识形态治理现代化技术红利风险实践路径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006)
P.20-30 / 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3CKS06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