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何以破解农村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困境?——以苏州市吴江区D村为例OA
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更深刻地改变人类发展图景,并推动技术治理实现新的跃升。基于信息时代数字乡村建设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之时代背景,应用数字技术赋能理论,从过程性和结果性两个角度构建一个新的解释性分析框架,具体呈现结构赋能、资源赋能和心理赋能的内在机制。以农村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问题为起点,采用实证和案例研究法,按照典型性抽样原则,选取发达地区D村为研究个案,详细分析了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基层党建的底层逻辑和实践路径。研究表明:数字技术通过结构、资源和心理三种赋能方式可以有效破解农村基层党建“碎片化”、信息不对称和资源匮乏以及主动性不足等“最后一公里”难题。在D村的调研也发现:数字技术赋能会带来信息可及性差异、社会排斥、数字技术悬浮、平台系统分立、重复建设以及“信息茧房”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随着中国数字化转型的快速推进,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在未来还有很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空间。
葛笑如;张轶成;
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政治法律
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基层党建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001)
P.190-200 / 11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技术赋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路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2DJB00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