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氨基化碳量子点荧光猝灭-恢复体系构建与优化

氨基化碳量子点荧光猝灭-恢复体系构建与优化OA北大核心

中文摘要

碳量子点(CQDs)是一种新型荧光碳纳米材料,因其出色的生物相容性和卓越的光学特性而备受关注,但在其使用过程中的猝灭影响了监控效果.该文通过水热法合成碳量子点并用氨水使其表面氨基化,制备得到氨基化碳量子点(NH_(2)-CQDs),组建了NH_(2)-CQDs与聚丙烯酸(PAA)的荧光猝灭体系,用氢氧化钠(NaOH)定量探索体系的荧光恢复情况.采用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光发射光谱(FL)分别进行NH_(2)-CQDs尺寸、成分和荧光强度的表征.重点考察了NaOH与PAA物质的量的关系和孵育时间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NH_(2)-CQDs的平均粒径为4.8nm,表面含有羟基和含氮官能团等亲水性基团,在水溶液中有很好的水溶性和稳定性.NH_(2)-CQDs在332nm处有一明显吸收峰;当激发波长为378nm,发射波长为451nm处的荧光强度最大且该碳量子点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荧光发射峰的位置随激发波长的变化而变化.在PAA存在下可以有效地猝灭NH_(2)-CQDs荧光;而当有NaOH存在时荧光恢复.在含4.17×10^(-5)molPAA的猝灭体系中加入5.00×10^(-5)molNaOH荧光恢复程度最好(接近mPAA∶mNaOH=1∶1),且该体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逆性,在最佳用量下观察聚合物整体轮廓清晰.该研究为碳量子点在线标记聚合物提供了可能.

杨艳楠;肖新才;赵丹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武汉430074

荧光猝灭-恢复氨基化碳量子点聚丙烯酸标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2)

P.220-227,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97832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ZP20004).

10.19603/j.cnki.1000-1190.2025.02.00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