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眼底病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展望OA
音乐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感官刺激,凭借其独特的治疗价值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文章综述了音乐在眼底诊疗领域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音乐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在眼科诊疗过程中的焦虑水平,改善医疗体验。在玻璃体腔注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视野检查等不同临床场景中,音乐的应用均显示出积极效果。此外,在眼科模拟手术操作研究中,背景音乐的存在不仅没有对医生的手术操作造成干扰,反而可能通过调节术者的心理状态,优化手术环境。虽然音乐干预效果存在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音乐类型、节奏和音量的偏好各异,但总体而言,作为一种安全、经济且易于实施的辅助手段,音乐疗法在眼底临床实践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有初步研究表明,音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抑郁症的大鼠实验模型中可减少细胞凋亡并改善抑郁。未来需要开展更多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建立标准化的音乐干预方案,以充分发挥音乐在眼科诊疗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应该重视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和具体临床情况,制定合适的音乐干预策略。
蒲家欣(综述);吉宇莹(审校)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眼科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60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眼科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60
临床医学
音乐玻璃体腔注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视野眼科手术
《眼科学报》 2025 (4)
P.315-322,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