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05(1)
- 2004(2)
- 2003(3)
- 2002(1)
- 2001(3)
- 2000(4)
- 1999(2)
- 1998(2)
- 1993(1)
- 1992(1)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17)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7)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6)
- 刊名
- 农药学学报(10)
- 昆虫学报(6)
-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
- 福建农学院学报(2)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南开大学(17)
- 华南农业大学(10)
- 烟台大学(2)
- 中国药科大学(1)
- 华中科技大学(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21)
- 关键词
- 亚洲玉米螟(6)
- α-三噻吩(5)
- 美洲大蠊(4)
- Na+-K+-ATPase(3)
- 多炔类化合物(3)
- 棉铃虫(3)
- 作用机理(2)
- 拟除虫菊酯(2)
- 电生理(2)
- ATPase(1)
- 更多...
- 作者
- 尚稚珍(21)
- 蒋志胜(13)
- 万树青(10)
- 徐汉虹(9)
- 赵善欢(8)
- 刘准(4)
- 吴刚(3)
- 徐建华(3)
- 杜育哲(3)
- 杨淑华(3)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21 条结果
- 光活化杀虫剂a-三噻吩的电子自旋共振分析及其对库蚊保护酶系统活性的影响北大核心CSCDCSTPCD
- 典型光活化杀虫剂α-三噻吩的HPLC分析CSCD
- 光活化毒素α-T对棉铃虫和亚洲玉米螟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影响CSCD
- 运用培养的二化螟表皮检测几个质抑制剂—ATABRON生物活性
- 两种化合物对菜粉蝶幼虫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CSCD
- 美洲大蠊Na+-K+-ATPase作为筛选靶标的初步研究CSCD摘要:以美洲大蠊(Periplanata americana)雄性成虫的中枢神经系统为试材,对Na +-K+-ATPase作为农药筛选靶标进行了初步研究,表明Na+-K+-ATPase活力测定的最适反应条件是:酶源蛋白浓度8.5 μg/mL,温度30℃,pH7.4,反应时间15 min.同时以最佳反应系统初步研究了几种拟除虫菊酯(南开菊酯、氯氰菊酯、溴灭菊酯、氰戊菊酯、二氯苯醚菊酯、胺菊酯)对Na+-K+-ATPase离体活性的影响,…查看全部>>
- 光活化多炔类化合物对蚊幼虫的毒力北大核心CSCDCSTPCD
- 拟除虫菊酯对昆虫ATPse的影响研究
- 多炔类化合物对美洲大蠊的触杀活性及对乙酰胆碱酯酶和腺苷三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北大核心CSCD摘要:采用药膜法测定了人工合成的11个多炔类化合物对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初孵若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当化合物处理浓度为20 μg/cm2时,致死率达70%以上的有: 化合物2 (1-叔丁基-4-羟甲基-丁二炔)、化合物9 (1-苯甲基-4-甲基-丁二炔)和化合物10 (O-炔丙基硫代磷酸二乙酯).经毒力测定,化合物9和化合物10的LC50分别为3.91 μg/cm2和1.50 μg/cm2.化合物2、化合物7…查看全部>>
- 靶标酶在研究杀虫活性构效关系中的应用CSCD摘要:运用已建立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 活力分析规范化筛选模型, 研究N -甲基取代苯基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和含硅氨基甲酸酯类新系列化合物与AChE酶抑制中量(I 50) 构效关系的规律,并以CASAR软件进行QSAR分析,所得结果迅速反馈给化学合成 ,为高效低毒新杀虫剂的创制提供有益的信息和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