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11(1)
- 2010(3)
- 2009(2)
- 2008(3)
- 2007(3)
- 2006(4)
- 2005(3)
- 2004(5)
- 2003(9)
- 2002(7)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33)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32)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6)
- MEDLINE(1)
- SCI(1)
- 更多...
- 刊名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4)
- 外科理论与实践(13)
-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6)
- 实用外科杂志(6)
-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5)
-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3)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3)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
-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
-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上海交通大学(14)
- 浙江大学(2)
- 华东交通大学(1)
- 语种
- 汉语(69)
- 关键词
- 下肢(8)
- 治疗(6)
- 深静脉血栓形成(6)
- 诊断(6)
- 基因治疗(5)
- 下肢动脉缺血(4)
- 病因(4)
- 静脉机能不全(4)
- 再狭窄(3)
- 动脉粥样硬化(3)
- 更多...
- 作者
- 张柏根(69)
- 张纪蔚(23)
- 张皓(15)
- 孙敏莉(7)
- 周兆熊(5)
- 顾小平(5)
- 徐惊伯(4)
- 施娅雪(4)
- 张岚(3)
- 王振峰(3)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69 条结果
- 动脉旁路围手术期血CRP质量浓度与术后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北大核心CSCDCSTPCD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的选择及评价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可以发生在深静脉的各个部位,尤以下肢深静脉最为常见。下肢DVT的临床特征、并发症、后遗症及治疗目的,应无疑义,而DVT的治疗选择及疗效评价,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 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与血管再狭窄的防治CSTPCD
-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治疗北大核心CSCD摘要:根据我院临床和静脉造影资料统计,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占全部下肢静脉疾病的40.5%。虽然对PDVI的病因及病理机制的认识仍存有分歧,但本病表现的静脉瓣膜结构异常和管壁扩张的病理解剖特征已得到临床证实。本文就目前众多针对本病特点的手术治疗作一简要的讨论。
- 整合素αvβ3受体靶向载药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靶向性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背景:含RGD序列的多肽是多种整合素的识别位点,以其相对分子质量小、稳定、易于制备,且无免疫原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纳米靶向药物传递系统的设计.目的:制备以RGD环五肽为配基的整合素αvβ3载药脂质体,通过体外细胞学实验证实其受体靶向性.方法:使用人工合成的RGD环五肽作为靶向分子探针,通过高压均质法制备靶向整合素αvβ3载药脂质体,采用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纳米颗粒形态和粒径;以流式细胞分析观察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特异性标记,并考…查看全部>>
-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分类与手术治疗
-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临床类型与术式选择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由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主干动脉严重狭窄或阻塞,是下肢慢性动脉缺血的最常见原因。自腹主动脉远侧段至小腿主干动脉,粥样硬化病灶虽然可以局限在某一动脉节段,但以两个或多个节段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阻塞更为常见,故称为下肢动脉多节段(combined-segment)或多平面(multi-level)阻塞症。需要根据粥样硬化病灶涉及的范围,充分利用尚开放的流人道与流出道,设计成不同类型的旁路术术式,予以重建动脉血流通路。
- 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治疗现状和展望
- 静脉壁外瓣膜重建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1948年,Bauer[1]曾总结一组下肢静脉逆行造影的结果,发现其中50%病例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征象而有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20世纪70年代,Kistner提出了非静脉血栓形成后继发的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概念,并命名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primary deep venous insufficiency,PDVI)[1,2].此后,国内外不少学者从实验和临床等方面对PDVI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进行研究.本文就目前常用的静脉壁外瓣膜重建术介绍如下.
- 下肢难治性静脉溃疡北大核心CS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