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
- 2022(1)
- 2021(1)
- 2020(2)
- 2019(1)
- 2018(2)
- 2017(2)
- 2016(2)
- 2015(2)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3)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1)
- 刊名
- 中国医药科学(2)
- 中国伤残医学(1)
- 中国保健营养(1)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1)
- 中国现代医生(1)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1)
- 临床医学工程(1)
- 医学信息(1)
- 实用医学杂志(1)
- 局解手术学杂志(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1)
- 延安大学(1)
- 新乡医学院(1)
- 暨南大学(1)
- 郑州市人民医院(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14)
- 关键词
- 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14)
- 老年(3)
- DHS(2)
- PFNA(2)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
- 内固定术(2)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2)
- 髋关节功能(2)
- 临床效果(1)
- 人工关节置换术(1)
- 更多...
- 作者
- 刘亮垣(1)
- 刘向栋(1)
- 刘波(1)
- 刘赋魁(1)
- 卢绪章(1)
- 周深兰(1)
- 奉振成(1)
- 孟庆奇(1)
- 尹万乐(1)
- 崔树廷(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14 条结果
- 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摘要: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原因探讨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依据患者的内固定的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治疗组(A组=60例)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B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术后恢复及早期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以及1年后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查看全部>>
- 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
- PFNA与DHS内同定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PFNA与DHS内同定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58例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29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0.05。结论在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疾病临床上PFNA具有良好临床效果。
- 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CSTPCD摘要: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为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251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PFNA治疗术的临床资料,以术前一般资料和术中临床因素作为分析变量,运用χ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Logistic 回归法分析PFNA治疗中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和高危因素.结果 78例经PFNA…查看全部>>
- 早期全负重训练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CSTPCD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全负重训练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行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患者于术后6周进行负重训练,观察组患者于术后2周左右在耐受范围内完全负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查看全部>>
- 人工关节置换术与PFNA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比研究摘要:目的:比较人工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治疗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行PFNA固定治疗,观察组行人工关节置换术.观察两组临床指标与髋关节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查看全部>>
- 两种方法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对照研究摘要:目的:探讨PFNA与PFLAP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方法选择不稳定性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98例,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PFNA组和PFLAP组,各49例。PFNA组采用PFNA手术治疗,PFLAP组采用PFLAP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手术切口大小、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及1年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查看全部>>
- DHS、PFNA、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对比北大核心CSTPCD摘要:目的 对比评估动力髋螺钉(DHS)、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及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优缺点及并发症.方法 以AO分型为标准,筛选92例70岁以上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对比3种术式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足趾触地和完全负重的时间、HHS、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率及并发症.结果 PFNA在术中出血量和输血率方面要要优于其余两种术式.半髋关节置换则可以获得最优的负重开始时间,包括足趾触地时间和全负重时间,及…查看全部>>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 研究和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行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0例,设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行内固定术治疗的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0例,设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与对照组的优良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0…查看全部>>
- 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研究摘要: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10月在我院因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为PFNA组,30例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治疗为DHS组.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随访不同时间点Harris评分结果 以及临床疗效.结果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DHS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DHS组,术后住…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