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1(1)
- 2020(1)
- 2019(1)
- 2016(1)
- 2015(4)
- 2012(1)
- 2002(2)
- 2000(1)
- 1995(1)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9)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9)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8)
- 刊名
- 农业机械学报(3)
- 农业工程学报(2)
-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1)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
- 作物学报(1)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1)
- 水土保持通报(1)
- 种业导刊(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
- 中国农业大学(1)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
- 云南农业大学(1)
- 内蒙古农业大学(1)
- 清华大学(1)
- 西南林业大学(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13)
- 关键词
-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13)
- 节水灌溉(3)
- 作物产量(2)
- 土壤水分运动(2)
- 根系吸水模型(2)
- Copula函数(1)
- VIP模型(1)
- 产量(1)
- 京津冀平原(1)
- 作物估产(1)
- 更多...
- 作者
- 杨杰(2)
- 聂义泊(2)
- 何东(1)
- 冷鹏(1)
- 刘文兆(1)
- 刘景辉(1)
- 刘苏峡(1)
- 吴炯(1)
- 尚松浩(1)
- 山仑(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13 条结果
- 作物水肥优化耦合区域的图形表达及其特征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用中国科学院安塞实验站田间试验数据,建立了水肥供应与玉米产量、耗水量的关系模型.以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为目标,得到了两类作物水肥优化耦合区域.在水肥坐标面上,取两种方向(与产量达到最大的点的连线的方向及产量曲面的梯度方向),得到的水分生产弹性系数等于1和等于0的点所形成的区域均呈椭圆形,分别称为第一类椭圆和第二类椭圆.第二类椭圆与第一类椭圆相比,短轴缩小,长轴没有变化.最大产量与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处于长轴的两个端点上.由此椭圆,根据节…查看全部>>
- 基于Copula的京津冀平原作物水分利用效率驱动因子分析北大核心CSTPCD摘要:农业是京津冀地区最主要的用水部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有助于缓解京津冀水资源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VIP模型模拟的1980—2013年京津冀平原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作物净初级生产力(NPP)、作物实际蒸散发(ETa),结合同期年平均气温(Tmean)、年降水量(Pre)和年日照时数(Sun),应用Copula函数理论分别建立WUE与NPP、ETa、Tmean、Pre、Sun的5组联合概率分布函数,计算各驱动因子在低、中、高取值…查看全部>>
- 免耕轮作对内蒙古地区农田贮水特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北大核心CSCDCSTPCD
- 稻田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的思考
- 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对春青稞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北大核心CSCDCSTPCD
- 等高反坡阶对玉米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北大核心CSCDCSTPCD
-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与生物量监测北大核心CSCDCSTPCD
- 稻田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研究
- 农田灌溉节水分析
- 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