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5(1)
- 2024(3)
- 2023(5)
- 2022(3)
- 2021(2)
- 2020(2)
- 2018(1)
- 2015(1)
- 2012(2)
- 2008(1)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17)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6)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3)
- 刊名
- 检验医学与临床(3)
- 器官移植(2)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
- 中国医学创新(1)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1)
- 中国现代医生(1)
- 中国输血杂志(1)
-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吉林大学(1)
- 武汉大学(1)
- 福建中医药大学(1)
- 福建省立医院(1)
- 苏州大学(1)
- 西安交通大学(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23)
- 关键词
-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23)
- D-二聚体(6)
- 血栓调节蛋白(5)
- 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3)
- 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3)
- 脓毒症(3)
- 预后(3)
- 凝血功能(2)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2)
- 即刻经血液介导的炎症反应(IBMIR)(2)
- 更多...
- 作者
- 丰丙政(2)
- 吴玲玲(2)
- 徐之然(2)
- 李万里(2)
- 杨玉伟(2)
- 武桢(2)
- 金宁(2)
- 陈继冰(2)
- 顾新伟(2)
- 高宏君(2)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23 条结果
- 凝血酶-抗凝血酶、蛋白 C 联合检测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CSTPCD摘要:目前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诊断重点已从明显或典型转为不明显的前期ARDS,而多数常规实验室诊断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血小板计数无明显改变,但蛋白C(protein C,PC)明显降低,D-二聚体(D-D)、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查看全部>>
- 脑出血中风闭、脱证患者血浆及血肿引流液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表达临床观察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目的 动态观察脑出血(ICH)中风闭、脱证患者血浆及血肿液凝血酶-抗凝血酶( thrombin-an-tithrombin,TAT)复合物的表达情况,探讨出血中风闭、脱证与TAT复合物表达的关系.方法 60例ICH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阳闭证(18例)、阴闭证(22例)、脱证(20例)3组,并进行出血量评估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另选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查看全部>>
- 重组葡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小板活化的作用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目的:通过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比,观察重组葡激酶(r-SAK)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浆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含量的影响,评价其对AMI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和对血小板活化的作用.方法:选择确诊为AMI发病12 h以内患者33例,随机分为r-SAK治疗组(n=17)和rt-PA对照组(n=16),测定两组溶栓治疗前、溶栓后2 h血浆中GMP-140、…查看全部>>
- 心肌梗死病人血浆TAT、PAP和FDP水平的变化摘要:目的:检测陈旧性心肌梗死(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OMI)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病人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lasmin-antiplasmincomplex,PAP),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查看全部>>
- 心绞痛和脑梗死患者血浆TAT、D-D、E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 探讨心绞痛和脑梗死患者血浆TAT、D-D、E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心绞痛和脑梗死组各50例及对照组40例血浆TAT、D-D、ET.结果 心绞痛组和脑梗死组血浆TAT、D-D、E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TAT、D-D、ET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P<0.05);急性期脑梗死TAT水平显著高于亚急性、慢性期(P< 0.01);亚急性期D-D水平显著高于急性期和慢性期(P<0.05).结论 …查看全部>>
- 血浆TM、TAT、PIC、t-PAIC在脓毒症致DIC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摘要:目的 评估新凝血4项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lasminogen antifibrinolytic complex,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复合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查看全部>>
- 凝血及纤溶因子水平对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价值CSTPCD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检测在早期诊断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中的价值。方法将收治的105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儿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小于或等于90分;其中诊断为pre‐DIC患儿57例;另选同期在妇产科出生的6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状态(pre‐DIC )患儿采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对比各组血浆D‐D、T A T、FDP水平。…查看全部>>
- 急性胰腺炎继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凝血功能及外周血TIM-3 TAT ACE2水平变化分析CSTPCD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急性胰腺炎继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并分析外周血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水平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诊疗的11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亚特兰大分级标准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并据此进行分组:轻度组(n=72)和重度组(n=46),对两组患者间的凝血功能指标…查看全部>>
- 风湿性心脏病伴左房血栓患者围术期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CSTPCD摘要: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RHD)伴左房血栓患者围术期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0例RHD伴左房血栓患者作为血栓组,90例无左房血栓的RHD患者作为无血栓组。血栓组患者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及左房血栓清除术,无血栓组患者只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房内径、二尖瓣口面积(MVO),以及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凝血酶调节蛋白(TM)、纤溶酶-α_(2)-抗纤溶酶…查看全部>>
- 多发性颅脑损伤患者不同时间TAT动态变化与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关系CSTP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