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5(1)
- 2024(3)
- 2023(5)
- 2022(1)
- 2021(7)
- 2020(1)
- 2019(5)
- 2018(3)
- 2016(2)
- 2015(2)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21)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6)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5)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
- 更多...
- 刊名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
- 世界中医药(2)
- 中国保健营养(2)
- 中国医药科学(2)
- 中国药房(2)
- 四川中医(2)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
- 浙江医学(2)
- 现代医药卫生(2)
- 中国医学创新(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上海中医药大学(1)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1)
- 兰州大学(1)
- 南京医科大学(1)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1)
- 川北医学院(1)
- 新疆医科大学(1)
- 浙江大学(1)
- 福建医科大学(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36)
- 关键词
-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36)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5)
- 儿童(4)
- 预后(4)
- T淋巴细胞亚群(2)
- 丙种球蛋白(2)
-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2)
- 护理体会(2)
- 病例报告(2)
- 艾曲波帕(2)
- 更多...
- 作者
- 刘丽丽(2)
- 刘巧萍(2)
- 刘文君(2)
- 刘焕凤(2)
- 张彦(2)
- 张曦(2)
- 张诚(2)
- 朱玲玲(2)
- 李达(2)
- 竺青(2)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36 条结果
- 达那唑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达那唑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成人ITP患者共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试验组使用达那唑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PLT、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起效时间与复发率.结果:治…查看全部>>
- 长链非编码RNA TMEVPG1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CSTPCD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MEVPG1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26例ITP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ITP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31例和预后良好组95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12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lncRNA TMEVPG1相对表达量;采用Pearson法分析ITP患者lncRNA TMEVPG1与血小板计数、干扰素-γ(IFN-…查看全部>>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地塞米松联合疗法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地塞米松联合疗法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3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地塞米松疗法,同时观察组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6.7%(10/15),观察组患者…查看全部>>
- 应用丙种球蛋白的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丙种球蛋白的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7例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和地塞米松,采用系统化的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7例患者治疗后血小板明显上升,住院时间8~14 d,平均(10.9±2.2)d,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严重的出血和继发性的感染。结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查看全部>>
- 血清HSP60、HSP70水平与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Th17/Treg细胞和预后的关系CSTPCD摘要:目的分析血清热休克蛋白60(HSP60)、热休克蛋白70(HSP70)与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保山市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ITP患儿128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儿童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HSP60、HSP70与Th17/Treg细胞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HSP60、HSP70与Th17/…查看全部>>
-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无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CSTPCD
- 脾气虚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模型与白细胞介素-27、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北大核心CHSSCDCSTPCD
-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回顾性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提高对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再认识,为儿童ITP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安市中心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50例初诊为ITP的患儿,并随访至发病后6个月。根据血小板计数分为两组:非重型ITP为单用糖皮质激素(GCs)组,重型ITP为GCs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组。对年龄、性别、初诊血小板膜蛋白特异性抗体、初诊骨髓巨核细胞数目、治疗反应、预后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5…查看全部>>
- "调肝扶脾法"介入艾曲波帕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减撤促稳验案3则CSTPCD摘要: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目前,血小板受体激动剂代表药物——艾曲波帕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ITP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但药物依赖、耐药、费用昂贵等相关问题逐渐凸显,从而寻求中药治疗以减撤促稳.中医"调肝扶脾法"介入艾曲波帕治疗能够起到协同增效作用,促进病情稳定,值得总结关注.文章分享 3 则典型病案,以期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体外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B淋巴细胞的影响摘要:目的:体外探讨免疫功能正常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对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及对血小板抗体产生的影响.方法:(1)将免疫功能正常人的BMMSCs与ITP患者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共同培养作为实验组(标记为A组),另设单独ITP患者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作为对…查看全部>>